热门搜索:   光的故事   8 8 7 7  上课  父亲  非法集资  态度   s  手机

为奥克兰大学校长打“短工”

时间:2020-03-31 15:19 文章来源:好看故事网 点击次数:

2003年元旦刚过,19岁的我便告别父母,只身飞往南半球的新西兰,就读于中介联系的马陆坎商学院的预科班(之前要参加六个月的语言学习)。落地之后我才得知,该院预科毕业后,只能进入本院或地处南岛的某二流大学读本科,而非中介许诺的那样“可以直接进入新西兰一流大学奥克兰大学攻读任何专业”。

  

为奥克兰大学校长打“短工”

不能进入心仪的大学念书自是遗憾,但“既来之,则安之”,于是我便利用语言学习的这段时间苦攻雅思——我出国留学通过中介,并没有考雅思,故终究觉得底气不足,而身在蓝眼睛白皮肤的新西兰,若英语不过关,也很难融入当地社会。目的明确,又有语言环境,再加之“革命加拼命”,只用了五个多月,我的雅思便考过了六分,一向以严厉著称的语言班老师彼得也笑着夸奖道:“你半年就走完了人家一年走的路!”

  下一步怎么办?是按部就班读完该院的预科再升“规定”的本科,还是通过其它途径转入奥克兰大学的预科就读?从内心来说,我当然愿意进入奥大:一来文凭含金量高,二来可以节约留学时间,三来也满足了我的“名牌大学学生”的虚荣心。但我怎样运作才能如愿以偿呢?我还是感到有点迷惘。当我把心事告诉彼得老师时,岂料,他给了我极大的鼓励:“这是在崇尚个性发展的新西兰,只要敢想,就能创造奇迹。你是个能创造奇迹的人!”不过,他却没有教给我具体的运作方法,只嘱咐道:“记着,不要按常规出牌……”

  刚开始时,我还是按正规渠道进行申请。但我给该校招生办发去的传真和电子邮件不见回音,打去电话,又屡被工作人员的洋官腔阻击:“现在已过了申请时间,等我们研究以后再答复你。”对于这样的结果,我已有思想准备,故而也没觉得沮丧——东方不亮西方亮,我就不信前面无路可走!

  6月中旬的一个周末,我还像往常那样到社区图书馆去看书报,以寻找机会。拿起新西兰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新西兰先驱报》正翻着,突然,一则黑体大标题的新闻撞入我的眼帘:《牛津大学校长花落他家,奥克兰大学副校长当选》。原来,奥大副校长约翰·胡德博士当选为英国牛津大学校长,他将于2004年10月走马上任,接替牛津原校长科林·卢卡斯爵士。据说,这是已有900年历史、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威望的牛津大学首次聘任英国以外的人士担任校长。

  读罢这则新闻,我眼前骤然一亮:“我完全可以直接写信给胡德博士申请入校,走一条别人不走的路!”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中国留学生,竟给世界著名大学的校长写信要求免考入学,这不啻是异想天开——人家能理你吗?然而“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却没有觉得自己有多“疯狂”:“胡德博士能当选牛津的校长,足见其学识、人品和威望,我的申请,他不会置之不理的。再说,试都没有试一下,怎么就知道不行呢?”

  打开随身携带的手提电脑,接通图书馆的公用网络,只是几分钟,我便在奥大的网页上查到了胡德博士的联系方式。本来,我可以马上将我电脑里现存的资料及申请书发一份给胡德博士,但想着“不打无准备的仗”,我旋即打住:“‘书到用时方恨少’,还是把案头工作做足再说。”

  接连两天,我都泡在图书馆里查阅、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几欲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从这些信息里我得知,胡德博士曾是上世纪70年代牛津大学“罗兹奖学金”获得者,他担任奥克兰大学副校长之前,曾出任新西兰多家公司的负责人,自称“学者出身的商人”,他目前还是新西兰总理“增长和创新顾问委员会”成员。虽然这些资料在我重新制作申请书时用不着,但不知怎么的,我总相信这不是无用功。

  参考了彼得老师的意见,我把申请书设计得简洁、大方、明了,能吸引眼球。而在内容上,我也尽量“入乡随俗”——虽不像西人求学、求职时那样“有九说十”,但也特别强调了自己的优点,如学习能力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热衷参加社会活动等等,彼得老师看后称赞道:“写得不错,在新西兰求学,就不能过于谦虚。但你还是要作好‘没有回音’的心理准备。”他没说原因,我也没有问——人在异国他乡,事事都得靠自己,没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大可能长成“大树”的。

  当晚,我便用电邮将这份申请书发给胡德博士(这时,他已经升任奥克兰大学的校长),同时还附了一封言词恳切的短信,以叙述自己渴望到奥大就读的心情。怕网络不稳当,我又用传真将这些资料再传了一遍。然而,过了两三天都不见回音,于是我便接照奥大网页上提供的电话号码,拨打了校长公开电话。岂料,接电话的却是校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胡德博士到英国开会去了,过几天才回来……请耐心等一等,我们会处理你的信件的。”

  就在挂断电话的那一刹那,我似乎明白了彼得老师所说的“没有回音”的意思——作为新西兰一流大学的校长,胡德博士公务缠身,实在太忙,于是,他周围的工作人员出于好意,很可能有意拦截和分流了一些“小事”,以减轻他的负担,而我的那份申请书就属于这一类“小事”。也就是说,我的申请书并就没交到胡德博士的手中,说不定它现在还压在那本公文夹里睡觉呢。

  我能够理解工作人员的“好意”,也不否认我的转学比起胡德博士的高校管理只是小事中的小事,如果有时间,我当然也可以“等一等”,但可惜我没有时间“等一等”了——奥大的入学分两个学期,第一学期2月开学,第二学期7月开学,而现在已是6月中旬,如果赶不上7月初开学时转入奥大,那我至少还要再等半年!

  “不能‘等’以待毙,我得想办法面见胡德博士!”于是,我便天天看报、看电视,注意其行踪。与此同时,我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案头准备工作,如熟记奥克兰大学的情况、胡德博士的成功历程等等,以便面谈时“对症下药”。此外,我还仔细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优点和缺点,以便面谈时扬长避短。为了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我甚至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进行面谈“演习”,大到交谈的内容、见面的礼节,小到说话的语气、就座的姿势等等。有时半夜三更难以入眠,还要翻身起床到后花园散步,思考面谈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细节,以便消灭隐患,未雨绸缪。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