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光的故事   8 8 7 7  上课  父亲  非法集资  态度   s  手机

“奇”女子谢莉

时间:2020-11-11 05:17 文章来源:好看故事网 点击次数:

  一切故事从1995年4月20日开始,25岁的谢莉遇见32岁的余勇。那年年底,他们的第一个“爱情结晶”—“奇火锅”诞生,七张桌子七口锅。
  
  十年后,谢莉带着她的“奇火锅”从15万参赛选手和众多投资项目中脱颖而出,登上中央电视台第三季《赢在中国》创业真人秀总决赛上最高的PK台。评委席上诸如柳传志、马云、史玉柱、俞敏洪等国内企业界大腕比比皆是。1000万风险投资基金究竟花落谁家?台下无数目光热切聚焦,等待最后答案揭晓。
  
  “谢莉赢了!”—她以全胜战绩夺得央视《赢在中国》第三季全国总冠军!
  
  显然,奇火锅是一个极有个性的企业。因为它的老板叫谢莉,一个至真至诚的女人,无论从哪个角度审视,她都如斯生动精彩。
  
  第一个梦想
  
  记忆中,那是谢莉五年护士生涯里,最认真的一个晚班。
  
  她每半小时就查看一次病房;她把整个办公区域擦得干干净净;同事的工作服,她小心翼翼地叠好放在每个人的座位上;每个人的水杯里,她都细心地倒上半杯水……做好这一切,她再悄悄地把一封信放在护士长办公桌上。天亮了,陆续上班的同事个个惊喜,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知道,此刻谢莉内心正酝酿着一个波澜壮阔的计划。
  
  她辞职了。一个星期后,揣着3000元所谓创业资金,顶着七月最烈的骄阳,谢莉奔走在重庆的大街小巷。没有其他特长的夫妻俩,最终决定开一家火锅店。看着七张桌子七口锅的店堂,谢莉取“七”的谐音给小店取名为“奇火锅”。
  
  最开始小店没有名气,更没有客人。谢莉留意到有一批跑夜班的出租车司机喜欢凌晨聚餐。为此,她常常把店开到凌晨三四点。没多久,很多出租车司机都知道了这家不起眼的“奇火锅”,再加上谢莉出身医院的经历,让“注重卫生”成为“奇火锅”的招牌。如此一来,这些出租车司机就成为了谢莉的第一批固定客人。
  
  那时候,谢莉一人身兼采购、服务和收银。凌晨五点钟,差不多刚收拾好店堂,谢莉就该去买菜;七八点钟开始拾掇菜品,又等着接待中午第一批客人……几乎每天,谢莉都只能抓紧下午时间,在店里拼起的两张椅子上睡上两三个小时。然后又是重复的忙碌,日复一日。
  
  尽管如此,整整七个月,“奇火锅”竟然没有任何赢利!
  
  客诉问题是餐饮行业面对的首要问题,阅历单纯的谢莉却几乎什么都不懂。一旦客人嚷嚷着:“你这菜看上去怎么不新鲜?”她就赶紧赔笑脸:“行,行,您这顿算我请了,您随便吃。”有一次桌子摆在店堂外,不巧雨棚滴水弄湿了一位客人的衣服,客人刚抱怨两句,谢莉就惶惶然地说:“对不起对不起,这衣服我赔给您……”这样“大方”下去,还怎么赢利?
  
  这样按部就班的生活真是我想要的吗?她曾问自己。然而艰难守着这小小的“奇火锅”,谢莉反倒发现了人生新乐趣:每天面对的,都是不一样的客人不一样的问题,你甚至连每天是赚还是亏都不知道,这样的生活多刺激!
  
  她渐渐爱上这个无时无刻不新鲜的行业,进而开始钻研她接待的每一个客人:他是做什么的?他在想些什么?他说这话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只要对客人心理揣摩到位,客诉问题就迎刃而解。
  
  开店第八个月,谢莉终于惊喜地发现,这个月赚钱了!
  
  然而谢莉接到通知,她的小店所在的地方马上就要拆迁!
  
  谢莉毅然选择了坚持:一定要把火锅生意继续做下去!1999年初,“奇火锅”在重庆大坪“隆重”开业—规模一下子从七张桌子扩大到30多张。曾几何时,谢莉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个小小的收银台。她不再蓬头垢面地穿梭在店堂里收钱,而是“尊严”地坐在收银台后面,做个小老板娘。这个梦想实现了。
  
  第二个梦想
  
  “请未结账的供货商赶紧去××地点结账。”—大坪“奇火锅”所在废墟上,静静地竖着这样一块牌子。
  
  之后因为城市建设,谢莉再一次遭遇了拆迁。这一次她开始认真思考“奇火锅”的发展方向。经营大坪店短短两年,夫妻俩就已经积攒起20万元。但是仅做路边店,这生意能做多大?为什么不能把“奇火锅”做成一个品牌?就在那一刻,谢莉打定主意,一定要把“奇火锅”做成规模化、高档次的火锅店!
  
  她在重庆两路口重新物色了一间合适的店面,营业面积1200平方米。可最现实的问题是,她手上的钱算下来连装修费用都不够,还谈什么流动资金?谢莉真正犯了难。
  
  2001年,“奇火锅”两路口店筹备开业。只因供货商们纷纷慷慨承诺:“就凭‘奇火锅’这块牌子,咱们三个月之内不结账!”这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更无异于一种巨大的资金支持。
  
  接下来,谢莉在报纸上打出广告—“‘奇火锅’开业期间吃100送50,啤酒免费!”在中国火锅之都—重庆,火锅店林立,每天数十万口锅沸腾,然而在当时敢于使出这种促销手段的,谢莉可谓第一人!
  
  开业那天,果然顾客盈门异常火暴,“奇火锅”的名声不胫而走。谢莉又开始动脑筋:人气有了,关键是怎样才能留住顾客?换言之,“奇火锅”究竟“奇”在哪儿?
  
  “昨天才吃了火锅,满嘴是泡,今天还吃?!”一位女顾客的无心抱怨,让谢莉眼前一亮豁然开朗:“有了!”火锅虽好吃,却易上火——这几乎是所有顾客都头痛的问题,也是重庆火锅无法真正走出去打开外地市场的症结之一。既然如此,“奇火锅”为什么不做吃螃蟹的第一人?
  
  成长之初,谢莉竟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火锅研究所。访问老中医后,在火锅中加入清热降火的黄连、决明子、大黄,甘草、金银花、胖大海等中药和香料配方,经过无数次增减比例实验和反复调味、品尝,“奇火锅”终于熬制出了一种药效不失、又不会明显感觉到药味的火锅底料!“奇火锅,奇就奇在吃了不上火!”深入到消费者的心中。
  
  2003年底,“奇火锅”的“不上火”火锅底料在“雪花啤酒餐饮大赛”中,获得“最旺人气奖”和“绿色营养奖”。与此同时,谢莉的第一家分店开张。“奇火锅”终于走上了品牌化扩张之路。
  
  崎岖的高速路
  
  “奇火锅”从七张桌子发展到九家直营店、星罗棋布全国200多家加盟店,员工近万人,谢莉遇见的难题远比她想
  
  像的多。
  
  最开始,大坪店仅有九个员工。谢莉每天和员工们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其乐融融。当企业还在为生存奋斗的时候,老板往往在一线与员工们同甘苦,此时各方沟通都相对直接有效,采用家长式的管理足矣。但是企业壮大了该怎么办?原本谢莉每周一都会集中员工开会。对员工来说,这种直接来自老板的激励远非店经理可比。然而“奇火锅”陆续开出两家店、三家店……直至九家直营店。一周只有七天,谢莉就算每天给一家店的员工开会时间也不够。此时,老板的工作就转化为用人、管人和培养人。而人,恰恰是最难管理的。
  
  为此,谢莉设计了一系列标准化流程:针对员工利用鸳鸯锅多收客人钱,那么员工每出一份鸳鸯锅都必须开单到厨房,每天营业结束,由厨房和收银台共同结算;针对店经理私自收取供货商回扣,那么一旦发现,供货商和店经理一同重处;针对供货商供货拖沓,“奇火锅”建立了自己的物流中心,谢莉严格规定干货必须在什么时间送达,鲜货必须在什么时间送达,一旦超过约定时间,“奇火锅”可以拒收货品,并且供货商还得赔偿“奇火锅”当天损失等等,不一而足。每个月,谢莉还会随机抽查某一家店某一菜品的出品率。“一斤毛肚该出五份,为什么只出了三份?是浪费了,还是管理不善私自消费了?店经理必须给出说法。”
  
  每一个看似细枝末节的环节,谢莉都用制度去约束。很多人小看餐饮业,正是因为餐饮业的管理细致到这种程度。但是跟随谢莉的店经理,恰恰在这种管理中学会了财务和销售。
  
  在餐饮界,谢莉或许是唯一一个每周还给店经理开财务研究分析会的老板。这一举动的直接效益,就是在2008年6、7月份那一轮农产品涨价中,整个火锅行业因为人工费和原料上涨利润下降,有的火锅店毛利率整体下降了20%,奇火锅却逆市而行上涨了20%,足足拉开40%的差距!
  
  我们一起在路上
  
  “如果一个人能成功管理餐饮企业,那么他无论做什么企业都会成功。”这正是央视《赢在中国》舞台上,大腕企业家和风投们最终选择谢莉、选择“奇火锅”的原因之一。
  
  而谢莉对“奇火锅”的成功管理,不仅在于制度,更在于给予员工一个发展的、开放的平台。
  
  自从谢莉1999年初在大坪开店,有一个负责调料的员工就一直跟随谢莉。现在这个员工已经是“奇火锅”的高层主管和股东。“合适的人就应该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在‘奇火锅’,只要踏实肯干,就有未来。”—这是谢莉始终如一传达给员工的信息。2003年以后,谢莉相继“空降”了两个店经理。随后,谢莉立马改革店经理的工资制度—从“死”工资转变成基本工资加提成,提成与单店营业收入、毛利润直接挂钩,业绩决定收入。这样一来不仅服众,更激励着老员工上进,在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竞争。
  
  谢莉参加央视《赢在中国》海选前一天,正遇上一位高层主管出车祸。谢莉立刻赶到医院看望她,她已经意识不清,却仍旧喃喃说着:“……明天银座店要开业……”那天晚上,公司的人都下班离开了,谢莉独自留在办公室里写倡议书,倡议员工们为这位老员工捐款。
  
  第二天,谢莉毫无准备地赶到成都海选现场。面对考官的诘难,谢莉从容地说:“我已经为这个项目准备了十年,而且沉淀了十年,今天所要表达的就是我沉淀的结果,它们全部在我脑海之中。”她几乎不假思索地侃侃而谈。
  
  十年的沉淀征服了考官。谢莉直接晋级全国108强,获得奔向北京角逐36强的资格。经过层层PK,九个月后,她再次征服大腕企业家和风投们的挑剔眼光,站上《赢在中国》全国总冠军的领奖台。
  
  显然,谢莉创造了许多奇迹。她是《赢在中国》举办三季以来唯一一个女冠军。2008年6月3日,总决赛现场,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这样评价谢莉:“你是一个有领导能力、有战略眼光的人。一句话,你是能做大事的人。”
  
  1000万风投资金给“奇火锅”带来的,不仅是资本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国际化大公司投资参股带来的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知名度的提高,强力助推“奇火锅”品牌高速发展。这才是谢莉获奖的最大收获。而真正让谢莉感动的,是比赛结束后,她的员工们发来的短信。有一个店经理这样写道—“谢总,在来‘奇火锅’之前我经历了很多老板。你是我见过的最睿智最聪明最大度最宽容的一个老板。我想告诉你,你将是我最后一个老板。”另一个店经理则说:“以前觉得做餐饮很低端,但是今天,我感到我是和一个有前途的企业站在一起。我们一起努力。”
  
  “奇”女子谢莉和她的“奇火锅”,无疑再次站到了新的起跑线上。

相关内容

热门排行